摘要:分析了芜湖市园林绿地灌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节水型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雨水回收利用、灌溉方式改进、透水性铺装材料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芜湖市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芜湖;节水型园林;建设 1引言 水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我国水资源相当贫乏,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属于缺水国之列[1],缺水问题导致的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维护、城市景观美化等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绿地面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绿地的耗水量也在急剧增加[2]。目前,芜湖市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是以高消耗水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与我国水资源短缺现实问题相矛盾,与建立节约型城市要求背道而驰。同时随着该市城市规模扩大和生态园林建设不断快速发展,园林用水比例将不断加大。因此,在目前水资源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怎样使园林绿地最合理、最有效利用水资源,使城市园林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芜湖市园林绿地灌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用水体系不够完善,灌溉方式落后 目前,芜湖市园林绿化用水除少数滨水绿地就近使用现有水源外,绝大多数是以消防自来水为水源,并且灌溉设施非常简陋,一般是洒水车加人工持水管浇灌,或是人工持水管直接接消防栓漫灌,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2],先进的节水型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渗灌等几乎未见应用,水资源利用率相当低,这必然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该市尚不存在水资源匮乏问题,但供水成本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经济的负担。 23天然雨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年降雨量1200mm,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季、梅雨季节和初冬。而该市园林绿地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地形的坡度处理只是考虑到排水是否顺畅,不至于植物根部积水,很少考虑到对天然雨水的收集利用,雨水降到地面一般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排入下水通道。同时大面积不透水铺装的应用也严重阻碍了雨水的回归,使自然循环形成的地下水量大大减少,造成水资源巨大浪费。 3芜湖市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途径 31节水型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311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树种是在长期演变中适应了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并已完全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地域性植物[3]。由于适应性强,乡土树种能更好地发挥自养护功能,苗木一旦成活,养护管理即可相对粗放,养护成本降低。多种乡土树种组合构成的稳定植物群落,不但能提高抗病虫和抗自然灾害能力,甚至部分乡土植物仅依靠自然降雨就能生存良好,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313优化园林植物配置
试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4],而模纹、色块由于高度密植,且经过反复修剪后,枝叶非常茂盛,叶面积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绿量增大,耗水量随之增加,大量密植的木本地被同样有此问题。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应该以乔、灌木为主体,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群落结构,尽量减少草坪、模纹、色块及大面积木本地被的种植。 |